《生态毒理学报》
地龙是常用的动物类药材,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证[1]。尽管地龙作为常用药材,从1963年就被中国药典收录,但是历版中国药典对地龙的来源记载并不完全一致,如1963版药典规定地龙的药用来源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retimaaspegillumMichaelgen或缟蚯蚓AllolobophoracaliginosaTrapozoides的干燥全体,而在1995年版及之后的药典将地龙的药用来源改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retimaaspegillum()、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i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历代本草对其基原产地、功效主治等方面的记载也存在差异,为了正本溯源,本研究对本草古籍中地龙的名称、基原、性味归经、炮制和主治功效等及现代药典中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地龙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本草文献依据。
1 地龙名称考证
地龙的原动物是蚯蚓,“地龙”一名,最早出现在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白颈地龙,寒,大寒。”[2]地龙的由来可能与“上食膏壤,下饮黄泉,形曲似龙,又能兴云,知阴晴”等有关,而“蚯蚓”一名最早见于《礼记》和《尔雅》,《礼记》云:“缕蛔鸣,蛆州出”[3],此处蛆指代蚯蚓;《尔雅》有言:“螼螾,巴人谓之朐忍,皆方音之转也”[4],解释了蚯蚓的发音来源。蚯蚓一名作为药材最早出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注释:“蚓之行也,引而后申,其蝼如丘,故名蚯蚓。”[5]《日华子本草集注》记载:“又名千人踏,即是行人踏杀者。”[6]《唐·新修本草》记载:“一名土龙。”
古籍对蚯蚓的名字记载颇多,主要有蠖蚓、竖蚕、丘螾、蜿螾、歌女、地龙、白颈蚯蚓等,但在作为药材时,多以地龙、蚯蚓、白颈蚯蚓等相称,并以“白颈者佳”[7]。
2 地龙的基原源流
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地龙的药品来源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retimaaspegillum(),这一种习称“广地龙”;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i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这三种习称“沪地龙”。《本草从新》和《本草备要》均记载:“蚓,土德而星应轸水。”《图经本草》记载:“白颈蚯蚓,生平土,今处处平泽皋壤地中皆有之。”(图1)[8]《本草蒙筌》记载:“穴居在泉壤,各处俱有。”[9]《滇南本草》记载:“白沙蚓,生石峡内,形似蚯蚓,身上有白圈毛,细尾。”[10]
图1 《图经本草》中白颈蚯蚓图示
对于地龙的基原,古籍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但大多数古籍均提到“白颈蚯蚓”。“白颈蚯蚓”这一药物名最早出现于《名医别录》,此后《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古籍均有“白颈蚯蚓”的记载。宋代《图经本草》及《证类本草》附有“蜀州白颈蚯蚓”的插图,认为其“功同蚯蚓”。尤其是《本草原始》一书中所载蚯蚓的图例,清楚展示了白颈蚯蚓的特点(图2)。古人认为“入药用白颈,是其老者”[11],查阅现代研究发现“白颈”在解剖位置上与环毛蚓属蚯蚓在性成熟时才出现的指环状生殖环带一致,为此属蚯蚓所共有。可以认为“白颈蚯蚓”是古人对环毛蚓属蚯蚓的一种统称,但是清代黄去辑的《神农本草经》却记载:“据吴普古本当无也”,认为蚯蚓无“白颈”二字。
我国主流本草均只收载“白颈蚯蚓”作为药用,这就表明在古代地龙药材的主流品种是“白颈蚯蚓”;而且“广地龙”药材质量优于“土地龙”的看法与古人认为“白颈蚯蚓”质量属佳的观点也基本一致[12-13]。
综上,可以推断出“白颈蚯蚓”是古代地龙药材的主要品种来源,2015版《中国药典》所载的钜蚓科蚯蚓特征与本草古籍中所载的“白颈蚯蚓”均相符,这一观点与现有报道一致[14]。
地龙最早被1963版药典收录,在后续9版药典中,在药品来源方面有了很大变化。除继续保留收载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外,在1995年版及之后的药典还增加了3种“沪地龙”的药材来源,即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栉盲环毛蚓,随后历版中国药典修订时地龙来源均未再做更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改变地龙来源的原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2 《本草原始》中蚯蚓图示
3 地龙的性味归经及毒性
上一篇:基于GC-MS技术研究八角枫对大鼠血浆与尿液代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