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报

吉安农民剧团生存状态研究 

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4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作为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悠久的历史沉淀出了以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贾文化等为主的厚重庐陵文化,并成为赣文化的重要支柱。

一、吉安农民剧团的主要分布及基本情况

吉安市辖2区1市10县,分别为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吉安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永新县、永丰县、吉水县、峡江县、安福县、新干县。农民剧团主要分布在吉安县、遂川县、永新县、吉水县等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遂川县大汾镇农民剧团、吉安县固江镇农民采茶剧团、吉水县水南镇业余采茶戏剧团。具体情况如下,遂川县大汾镇农民剧团创办于1950年5月,剧团20多人全都来自农村,无固定工资,无其他保障。是全省组建最早、活动时间最长、演出节目最多、活动范围最广的农民业余剧团。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现代小戏为主,对象以农民为主,地点以乡村为主是剧团坚持始终的宗旨。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农民小剧团,怀揣“大爱”,立足于为农村基层群众服务,走遍山山水水,长期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足迹遍及全县23个乡镇,演出40余场,观众达4.5万人(次)。据统计,剧团创办至今,演出的场次达3460场,每年平均演出60场,观众达人(次),深受群众喜爱,被称为“赤脚剧团”,深山沟里的“喜剧王朝”,永不凋谢的山乡奇葩。

2005年12月,遂川县大汾镇农民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文化集体”称号。2006年8月被中国演出家协会授予“第四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世最佳基层演出单位”。2007年4月遂川县被评为吉安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民戏剧之乡。在由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颁奖典礼上,遂川大汾镇农民剧团的下乡送戏项目荣获最佳基层演出奖。这是该剧团继被中宣部、文化部评为全国服务农民基层文化工作先进民营文化表演团体后,获得的又一殊荣,也是全省唯一获奖的基层剧团。

吉安县固江镇农民采茶剧团,创建于2006年冬,有演职员30余人,2014年在当地民政局注册为民营剧团。以演出民间灯彩、采茶戏为主,常年活跃在周边农村民间民俗传统节庆等活动中,也配合政府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反映农村新人新事的现代小戏。建团以来,得到县文化主管部门和镇政府、镇有关企业、固江籍知名人士的大力资(捐)助。在县文化馆的帮助指导下,自编自演了30余个贴近农村生活,充满乡土气息,真实反映农村新思想、新风尚、新变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伦理道德的节目和小戏。每年在全镇所辖16个村委会巡演,并应邀为周边农村民间民俗传统节庆等活动演出。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和江西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栏目,先后报道剧团的事迹,市县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先后20余次对剧团进行过专题采访、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省文联民间艺术委员会以及市人大等多次赴该团采风、考察,采茶剧团被上级部门树为全县“农村文化基地示范点”。

吉水县水南镇业余采茶戏剧团,由水南镇农民于2005年9月投资创办。演员38人,年龄最大62岁,演员有本地社区居民、农民及邻村农民。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发展和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其办团宗旨。演出以自编自导自演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现代采茶戏为主,演出活跃在春节、国庆节、元旦等重要节庆日。2005年至2010年,剧团免费为群众演出800余场次,年均演出近百场。

二、演剧性质及功能

从演剧与文化的关系来看,农村业余演剧真正依赖的应是地方文化。宗教祭祀、节令狂欢、地方习俗等文化因素催生了地方戏的演出。

吉安的历史文化深厚,民俗活动也保存较好,不仅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地方风俗延续至今、保留完整,而且还有立夏、六月六这样的特殊节日民俗,奇异的客家婚俗更是本地的一大民俗特色。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能够延续至今、经久不衰,首先与其传统村落的保留密切相关,2019年6月底,在已公布的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吉安“各区县先后有72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江西省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渼陂村、燕坊村、钓源村等9个村落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传统聚落既是一系列历史物质元素构成的整体,也是历史生活的活态空间,是历史文明的传承载体。”[2]传统村落以一个或多个主姓构成,还保存着一定的宗族结构和宗族文化。其次,吉安的民间信仰、宗教仪式也在个别地区保留较好,如,东固传统民间宗教造像,不仅能绘制和雕刻佛教、道教及民间宗教中的各种神像,还保留着一系列复杂的“开光仪式”;吉安县的敦厚元宵灯会,集祖先俗神崇拜、民间灯彩、武术表演等于一身,历史十分悠久;每年农历五月,吉安县永和镇白沙村还有传统的“端阳庙会”,祭祀当地崇拜的二王公、康王、青王等众多神灵菩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上一篇:菱花壶的古典之美与生态之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