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报

浅谈生态走廊对动物的影响,是生存之所,亦是 

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25

我们听过“走廊”“画廊”,但是却很少听过“生态走廊”,其实“生态走廊”跟走廊相似,只不过走廊一般是指人类行走的廊道,而生态走廊,也叫生态廊道,则是供野生物种扩散和迁移的,表现出的外在形式多为有茂密植被覆盖的狭长地带。

生态走廊将空间上较为孤立的两个或者多个生态单元连通起来,使得物种能够通过这条“走廊”在不同生态单元间的进行穿梭、交换等等。

生态廊道

对于上面的解释可能很难理解,通俗的来说生态走廊就像是一条供野生动物行走的廊道一样,从这片区域到另一片区域,由于这条走廊植被茂盛,不被人类打扰,所以对于野生动物来说较为安全。

按照功能和主要结构,可以将生态廊道分成两大类:

一种是天然形成的,比如我国的河川廊道,就是最重要的生态廊道之一;

另一种是人工修建的,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所致,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多个孤立的单元,破碎化严重,为了减少或者弥补这类影响,人们修建了人工廊道,比如加拿大的班夫野生动物桥、圣诞岛的螃蟹隧道等,都是世界上一些较为知名的人工生态廊道。

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阶段,就是野生动植物快速灭绝的阶段,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人口迅速膨胀,对自然资源的汲取量更大,使得野生动植物大量消失,其栖息地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斑块状,且相互之间不连通,破碎化严重。

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也实施了很多措施来弥补这些损失,而生态走廊,就是解决栖息地破碎化严重、物种多样性低、野生动物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的利器。

进入19世纪之后,是野生动植物灭绝速度最快的阶段,背后的原因我们都知道,无外乎就是破坏环境、狩猎等等。

虽然如今关于动物保护的法规越来越完善,人们自然保护意识普遍提高,偷猎盗猎已经不是威胁野生动物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了,但由于人类活动的缘故,已经造成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道路、城市、村庄等分割成一个个孤立的单元,相互之间不连通。

在猎物多的食物多的季节可能还好,但是在食物匮乏的季节,这些动物就不得不冒险穿越人类活动的区域去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这大大增加了野生动物的非自然死亡率。

猴子穿过公路

就拿伊比利亚猞猁来说,在19世纪以前,它们在伊比利亚半岛分布很广,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横穿了西班牙绝大多数的地区,伊比利亚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大大小小互不相连的“孤岛”。

当欧洲野兔因疾病爆发数量大大减少的时候,伊比利亚猞猁就要到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这就意味着猞猁要更加频繁地穿过马路,车祸成了伊比利亚猞猁非自然因素致死率最高的一类,单单是2014年里,就有22只伊比利亚猞猁确认是死于车祸,占据了当时伊比利亚猞猁野生总量的20%左右。

死于车祸的伊比利亚猞猁

野生动物死于交通事故的例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屡见不鲜,比如中亚的豹子、北美的鹿类等等,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栖息地破碎化严重,野生动物们需要冒险穿越人类活动的区域,从而完成觅食、迁徙、繁殖等众多事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修建一些人工生态走廊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事实上早已经开始实施了,并且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在修建伊始就已经将生态廊道规划到其中。

就功能和目的而言,目前人工生态走廊最重要的使命,是保护野生动物不受人类活动而影响或受到伤害,比如澳大利亚的圣诞岛,是红蟹最重要的栖息地,在每年的繁殖季节它们都会横穿马路到海洋中产卵,为了保护这些小生命,人们在大桥的下面,修建了一些供红蟹穿行的隧道,从而有效地避免它们被车辆碾压。

又比如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里面的野生动物桥,就是在高速公路上修建一座天桥,桥面用植被覆盖,桥底供车辆通行,从而将车流与动物路径分离,达到减少“路杀”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上一篇:豪华和生态愿景的结合 Ultimate全新四甲板双体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