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报》
春意渐浓,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的村民们又围着核桃树忙起来。拨云岭村海拔高、土地薄,为了生计,村里曾大面积开荒发展烟叶种植,但由于山高坡陡,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拨云岭村调整种植结构改种薄皮核桃。
“核桃三年才挂果,为了不让地闲着,村里探索利用核桃地进行林下间作油用牡丹。”村民文红敏说,现在全村的山坡地全部种植核桃,间作牡丹,形成“树上硕果累累,树下牡丹争艳”的景象。
近年来,洛阳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新安樱桃、宜阳花椒、洛宁苹果等品牌远近闻名,全市累计种植特色经济林200多万亩,实现了保水土、增效益的双赢。“十三五”期间,洛阳市累计完成造林195万亩、森林抚育376万亩、绿化美化村庄630个,全面落实生态护林员政策,设立公益岗位,5年来聘用生态护林员7409名。
在洛阳,“因林而美”“因林而游”“因林而富”成为生态脱贫的生动实践,不少林区百姓感慨:“绿水青山是我们的幸福靠山。”
新安县正村镇石泉村北距黄河约2公里,村中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率高。“我们村是‘大河田园'的一部分。”石泉村相关负责人说,“大河田园”是县里沿黄河开发的乡村旅游度假区,石泉村在其核心地带,依托这个项目,村里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不少村民开起了民宿和农家饭店。
嵩县车村镇天桥沟村曾经山高路远,穷得叮当响。随着生态旅游成为嵩县的一大品牌,现在的天桥沟村依靠“大景区带动”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目前,洛阳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加速向森林康养产业迭代升级。从引导发展绿色产业,到发展生态旅游,再到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山区群众成功摆脱“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困局,实现了“点绿成金”。
生态底色好,绿色发展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洛阳都市圈的重要一年,洛阳市将加强全域生态保护治理,持续厚植生态优势。”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表示,要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何奕儒)
上一篇:塞上绿洲唱响生态欢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