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报

北京市公祭生态葬逝者 

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2

向纪念碑深鞠一躬,致敬生命生生不息;向湖水抛撒一捧花瓣,寄托对逝者的思念。昨天(4月1日),北京市节地生态葬清明公祭活动在长青生命纪念园举行,人们共同缅怀本市历年来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

4月1日,北京市节地生态葬清明公祭活动举行,人们以诗意的方式共同缅怀历年来选择节地生态葬的逝者。 本报记者 安旭东摄

10时,公祭仪式正式开始,节地生态葬家属代表及社会各界群众共500余人肃立默哀。18米高的生态葬纪念碑巍峨高耸,顶部是火炬造型,底座刻有海浪和花环,寓意逝者魂归大海,精神永存。在低回的乐曲声中,礼兵列队上前敬献花篮。全体人员绕行纪念碑一周并敬献鲜花,缅怀逝者。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人们来到纪念碑南侧的湖边。杨柳依依,轻舟荡漾,10位身着素衣的礼祭人员缓缓入场,手持杨柳新枝,将寄托思念的花瓣轻轻撒入湖中。

“妈妈,我总是在想,如果您还在该有多好。春天来了……”在家属代表深情的诵读中,参加公祭的家属不禁落下眼泪。生命循环不止,生生不息。礼祭人员向湖中倾洒甘露,挥动柳枝,缅怀逝者。

节地生态安葬,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骨灰海葬和骨灰自然葬。

北京是全国最早开展骨灰海葬活动的省市之一。骨灰海葬不保留骨灰,不占用任何土地,截至目前,本市已组织实施骨灰海葬活动584次,播撒骨灰份,服务家属人次。去年受疫情影响,骨灰海葬活动暂停实施,今年,本市将在统筹做好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恢复骨灰海葬活动。

骨灰自然葬是继骨灰海葬之后,本市推出的又一项节地生态安葬形式。这种安葬方式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将骨灰安葬于景观生态葬区,并以植树、植花、植草等方式进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地表不设标志物,且不保留骨灰,崇尚回归自然,提倡精神传承。2017年至今,共有3800余位逝者长眠于长青生命纪念园“彼岸”花园之中,单份骨灰平均占地仅0.11平方米。

从2015年开始,市民政局制订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财政全额补贴的方式免费为本市户籍亡故居民提供骨灰海葬和骨灰自然葬服务。近年来,生态殡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为代表的节地生态葬正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王琪鹏)

上一篇: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系统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