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报》
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指出,要积极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特点,创新理念方法手段,用好用活网络平台。
近年来一些单位启用的“云直播”“云共享”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了一步。尤其是“云直播”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构建了一种教育“新生态”。
要让“云直播”充分发挥效用,施教者必须主动适应这种“新生态”。
某基地推出的军营网络直播授课就是“云直播”的诸多类型之一。和传统上大课不同,“云直播”中,不仅授课者有发言权,听课官兵也可用发弹幕的方式表达观点、提出质疑、点评授课质量,官兵的“客体”特征明显减弱,授课者的“主场”观念受到挑战。显然,官兵参与程度的深入和拥有更多评判机会,是这种“新生态”的鲜明特征。
面对这种随“云直播”而生的“新生态”,施教者因时而变,有针对性地适应它并及时跟进,很有必要。
适应“新生态”,是发挥“云直播”优势的前提。形式新颖、便于互动、代入感强、官兵喜闻乐见,是“云直播”的特有优势。这一优势,用好了就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要发挥这一优势,施教者一方面必须转变观念,像某基地审视网络直播那样,理性评判,用其所长;另一方面,则必须认清、把握其内在规律,抓住主要关节点随势而为。
适应“新生态”,是尊重官兵主体地位的表现。教育本来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工作。以往之所以有些教育收效不好,就是因为受教者在教育中成了纯粹的“客体”,参与积极性不够高。适应“新生态”,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适应官兵新的角色定位,在平等交流中激发官兵课堂上参与讨论交流和进行积极思考的活力。
适应“新生态”,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以“入脑入心”为目的。适应“新生态”的过程,对施教者来说,就是提升授课能力水平的过程,适应“新生态”的转换期越短,转换的力度越大,对官兵诉求、疑惑的关注度越高,授课的形式与内容就会更富活力更接地气,就越能更快更好地抓住受教官兵的注意力,使理论观点深入兵心。
作者:马家兴
来源:解放军报
上一篇:赵子涵生态环保新歌《哈布尔的小马》全网重磅
下一篇:没有了